他叫“菠萝”,一位清华毕业的癌症生物学者
“我叫李治中,笔名是菠萝。一个清华背景的癌症生物学者。”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叫‘菠萝’?是因为我从没想过自己会出名。如果我知道会出名,会取一个格调更高的名字……”
在《一席》的演讲中,李治中这样介绍自己。这个题为《癌症的真相》的演讲点击量已经破亿。
李治中在科普演讲中
缘起清华 情定科普
2001年,新世纪伊始,李治中踏入清华校门,开始他在生物系的学习。彼时他是从川蜀大地考入清华的一名本科新生。
李治中与父母在清华东门合影
18年后,在面向清华生物系毕业生所作的毕业演讲中,李治中提到,当时大多数同学进入生物系时,还并不知道学什么,包括他自己。带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未知,他按部就班地学习、研究,探索未来的方向。
大四临近毕业时,有一件事促使他的探索开始第一次聚焦:那一年,他的母亲被诊断出乳腺癌。“(看到母亲)化疗的痛苦、缺乏新药的帮助,以及找不到可靠信息的无助……那以后,我一直面对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知道癌症是什么,大众如何能接触到可靠的信息?”李治中说。
清华毕业后,李治中前往美国杜克大学深造。博士毕业后,他选择去制药厂工作,这个选择令他的导师“失望”了。“我博士毕业时是25岁。我的导师认为我年纪这么轻就获得了博士学位,说明我是有天赋的,应该在学校科研这条路上走下去,但我当时非常坚定地去了药厂”,他谈到,“人做选择,要遵从自己的内心。”不断了解癌症,探索相关的信息与知识,正是他遵从本心的选择,这种内在的力量也成为促使他从药物研发转向癌症科普的驱动力。
“当时我在药厂干得也不错,但是某一天,我开始写科普。有人觉得我不可理喻——为什么要花这么多时间来做这件事?不赚钱,又似乎没有什么社会影响力。”
“在母亲确诊之后,我一直在留心收集与学习相关信息。我是学生物的,对癌症这件事研究和关注得越多,就越发现大众所接触的大部分信息并不严谨可靠,因此萌生出把我所了解的可靠信息分享出去的想法,这就是科普的开始。”
业余时间写癌症科普,李治中开始是很“佛系”的。那时他的文章发在人人网上,后来生物系的师姐李一诺看到了,觉得不错,就用“奴隶社会”的微信公众号转发。由于他的癌症科普文章写得生动有趣又专业,几年之后,慢慢为他积累了人气和影响力,“李治中(菠萝)”这个名字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而认识到自己适合做科普,他说还真得感谢一次机缘:2013年,美国波士顿。李治中和一帮朋友相约去滑雪,大家是网友,开始时互相并不认识,路上有四五个小时车程,就自我介绍,分别讲讲自己学什么专业、做什么工作等等。“车上我收入最低,我是生物博士出身——车上有两个计算机专业,还有两个金融专业的,都是高收入人群,对吧——但是一聊起来,就发现他们虽然挣钱多,一说起话来大家却并不感兴趣,反而是一提到我的研究方向:癌症,大家就觉得太高级了!”
“一路就有人问我:癌症和肿瘤什么关系呀,化疗和放疗有什么区别呀,质子治疗是怎么回事儿啊,化疗为什么掉头发等等。几个小时的车程本来应该是大家聊天,结果成了我一个人的脱口秀。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的专长,是能把一些复杂的东西讲得简单,讲得让大家感兴趣。”
“每一个人的天赋或者擅长的东西,可能是你本人都没有意识到的。不管是写作、表达或阅读,还是做科研、做实验等等,甚或你做手术手不抖……这都是天赋,但你未必能意识到。所以要去尝试不同的东西,当你找到一个自己喜欢、也对社会有用的方向时,一定要坚持做下去。”
在李治中看来,每个行业都有好或者不好的地方。每个行业都是金字塔,能做到塔尖,任何行业都是好的职业。遵从内心,找到方向,坚持前行。在癌症科普这条路上,李治中就是这么走过来的。
从科普到公益
科普很难。首先,内容转化对于科普工作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些大专家、学者撰写专业文章、发表专业论文都很得心应手,却难以和身边的人讲明白自己所研究的课题,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李治中开玩笑说,“其实学渣给学渣讲课是最有效的。因为学霸一般难以理解学渣在学习上的困难。写科普需要‘学习型的学渣’,对于学科有热情,愿意学习新东西,以浅显的小角度切入深刻的大问题,乐于分享、愿意表达……”
做科普,态度也很重要。“很多科普文章是高高在上,冷冰冰的。这样的文章效果不好,因为不管岁数多大,学问多差,没有人愿意被教育、愿意被打击。读者需要的不光是知识,而是知道一个有专业知识的人在真心地帮助他。”
最开始李治中做成人的癌症科普,会经常收到读者来信,其中有一部分是肿瘤患儿的家长,问一些非常基础的问题。“在国外,当用英文搜索相关信息的时候,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并不困难。后来我尝试用中文检索了一下,发现完全不行,我才知道这个领域的信息在国内来说几乎是空白。我又去了解了一下关于儿童肿瘤的宣传和介绍,发现相关的信息太少了。”
李治中(右)与孩子及家长互动
出于分享信息和填补空白的想法,李治中开始着手创建一个儿童肿瘤科普网站,他想把可靠的科普知识——多半也是他所收到家长来信中常被提及的问题——以网站的形式做系统的解答和介绍。这成了“向日葵儿童”公益项目的开端。
在这个过程中,李治中感受到了朋友圈的强大力量。“由于需要翻译的资料比较多,我在朋友圈发了一条信息,招募志愿者。没想到,短短几个小时就有80多个人报名。大家把所需的资料分了一下,合作翻译,很快就完成了。” 到现在,“向日葵儿童”网站已经覆盖了14大类儿童肿瘤,有超过100万字的资料,其内容是基于国内外文献和诊疗指南编写而成的。前前后后,参与文字翻译和编写的志愿者已经远远超过当初第一批的80人,网站内容凝聚了200多名志愿者的努力。
做公益是换一条跑道
2017年,李治中辞去了美国的工作,带着家人回到中国,全职投入到儿童肿瘤公益事业中。让他下定决心的,是中国每年新增的4万名儿童肿瘤患者,以及100万儿童肿瘤幸存者。
李治中说,当时基金会的捐资人飞到美国,和他面对面交流,邀请他回来做儿童肿瘤的基金会。“他看重我的专业背景,做了多年癌症科普的我开始聚焦儿童肿瘤。广义的儿童肿瘤包括血液肿瘤,也就是白血病和实体肿瘤,但一般大众只知道儿童白血病,却没有听说过实体肿瘤。和白血病相比,实体肿瘤(横纹肌肉瘤、神经母细胞瘤等)进展更快,生存率更低。不过好消息是,与很多人从电视剧中得到的刻板印象不同,儿童白血病的死亡率其实没有那么高,而且很多患儿都可以恢复得很好。”
2018年7月,深圳市拾玉儿童公益基金会登记成立,李治中是联合创始人,也担任基金会的秘书长。“向日葵儿童”成为基金会旗下的第一个公益项目。
“向日葵儿童”的logo核心表意是“暖暖的微笑”,它选取了太阳和向日葵的橙色和黄色这两种关键色,橙色代表暖暖的爱心贡献者,黄色代表处于初升太阳并需要关怀的儿童,两者组成完整的向日葵,寓意“重叠的温暖”。
经过几年的发展,除了网站之外,“向日葵儿童”还通过公众号、视频号、小程序等方式为肿瘤患儿群体服务提供靠谱的科普信息,涵盖药物科普、营养科普、就诊护理、临床科研、康复故事、舒缓治疗等各个方面。项目聚焦科普教育,帮助家长和基层医生了解疾病,避免误诊,少走弯路。
目前,2019年上线的小程序已经服务了8万多用户,陪伴患儿家庭为战胜儿童肿瘤而努力;“向日葵儿童”与“有来医生”合作拍摄的科普短视频,已有21位专家参与录制,解答了600余条家长常问的儿童肿瘤热门问题,全网观看量突破3000万;与百度健康医典达成战略合作,共同生产儿童肿瘤相关词条,解决线上科普信息匮乏和不规范的问题,25个病种的词条均由19位权威专家审核,对各病种从症状发现、科学就医、规范看护到康复过程进行全流程的展示及介绍,已累计超过5000万人次浏览。
2019年7月,“专业点燃希望”儿童肿瘤公益年会
在19家儿童肿瘤顶尖科室医护专家的支持下,“向日葵儿童”和中国抗癌协会联手挂牌“小儿肿瘤科普教育基地”,和医护携手共创科普内容;为治疗中的患儿家长开办定期的小组活动,通过家长间的倾听交流以及专业人士的心理支持,鼓励更多家庭坚持治疗,勇敢前行。
2022年开始,“向日葵儿童”携手专家、康复患儿和家长开发了在线系列直播课,通过生动的分享和互动,建立起家长、专家以及过来人沟通的桥梁,为刚确诊、治疗中或结疗后的家庭提供线上或者现场咨询答疑的机会,让科普更落地、更易于理解。开播6个月,已有超过6万人次观看。
“向日葵儿童”还希望通过人文关怀帮助患儿家庭重获新生,比如“向日葵小勇士”公益拍摄——连续5年为多名患儿拍摄成长记录,记录孩子的康复过程,鼓励更多家庭坚持治疗,用微笑展示孩子的力量,让社会见证肿瘤患儿的生命力,理解和接纳这些生命小战士;策划组织公益年会和公益科普等线下专场,邀请肿瘤医生、患儿家长、康复患儿等代表讲述自己的故事,让这个群体被看见,让认真做事的人得到肯定,让正能量得以传递。
今年上线的“儿童肿瘤前沿”公众号,由近50名专业志愿者组成的编译团队来维护,每周分享和解读全世界最前沿的儿童肿瘤论文和新闻报道,已上线前沿资讯百余篇,40余万字;还建立了中国首个儿童肿瘤模型的数据库,收录数百个临床儿童肿瘤模型,对于针对儿童肿瘤罕见病群体的药物开发和转化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向日葵儿童”的志愿者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葵花籽”,已有接近2万人注册登记,其中80%都是本科及以上学历,30%有生物医学背景,分布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城市。志愿者对于项目所需的文献编译、故事采编、自媒体运营、患儿家庭陪伴、志愿者社群维护等都贡献了诸多力量。
“向日葵儿童”是一个从线上到线下,从文字到视频,从患者到专家,从诊疗到服务的综合公益项目,它开创了公益服务的新模式。多年耕耘,“向日葵儿童”和拾玉儿童公益基金会还将继续做深做广。2022年4月,拾玉儿童公益基金会获评“深圳市AAAA级社会组织”。
从清华读书到国外“大厂”工作,从业余的癌症科普写作到专业的公益基金会运营,李治中的路走得“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出人意料”在于一般人对国内名校、国外深造且在“大厂”工作的人的常规看法是,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体面的工作、不错的薪金,按部就班地在既定道路上走下去……“情理之中”则是,无论是牵挂母亲的病情,还是心系癌症科普,从国外到回国,从研发、科普再到公益,李治中的轨迹既是遵从内心,也是水到渠成。
李治中说:“有人说‘菠萝,你为啥这么伟大,非要回国做公益?’”“我的回答从来都是:选择做公益并不是人们口中的‘高尚’,而是换一条跑道发挥我自己的长处,实现人生价值。我只是发现了社会上一个没有得到满足的问题,并且想找到方法解决它。我们并不比别人高尚,每一位做公益的人,都应该时刻提醒自己这一点。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把公益做得长久,才能防止一时冲动毁掉多年的努力。”
专业点燃希望
李治中的一天是以电话会议开始的。作为基金会的秘书长,他每天要与项目成员沟通,推进进行中的项目以及研究发起新项目;还要与不同的人线上或者线下会面,探讨合作的可能性。没有疫情的时候,他更为忙碌,因为北京、上海、深圳三地有时需要往返奔波。疫情阻隔之下,很多会面和会议改为线上,以科技手段继续推进公益事业的发展。
从2015年开始,李治中有关癌症科普的文章陆续被清华大学出版社集结成书,出版发行。“在众多对我的邀约中,清华出版社的编辑给我写了长长的邮件,历数他认为读者感兴趣的点,以及我应该增加何种内容,都是从受众的角度和兴趣出发的。我看到这长长的文字,真的被打动了。能看出他阅读了我所有的文章,有分析、有建议,颇有清华人稳健、实干的风格。”迄今为止,清华大学出版社共编辑、出版和发行了李治中(菠萝)的4本书:《癌症·真相:医生也在读》(2015年),《癌症·新知:科学终结恐慌》(2017年),《深呼吸:菠萝解密肺癌》(2018年),《她说:菠萝解密乳腺癌》(2019年)。
“菠萝”作为一个“科普品牌”在大众中赢得了信任,从学生到老年群体,他的科普受众跨越了年龄的限制。“有一度我觉得对于我们的父母一辈,基本已经放弃了(对他们科普)。你有没有在‘相亲相爱一家人’的家庭群中提出过‘不合时宜’的理论,在那儿你基本上是一辟谣就直接被移出群。但后来我意识到,这件事儿其实还是可以做的。我的书被评为‘2019年推荐给老人读的书’。这个令我特别骄傲,我的书拿到的其它任何荣誉可能都不能与此相比。这些书也被收入了农村图书馆的采购书籍清单,会走进各个乡村。这说明癌症科普真的深入到了基层。”
一个九岁的小女孩儿看了李治中的书以后,甚至画了一张相关的思维导图。她对生物学、对癌症生物学很感兴趣,读了很多东西。“有一次我在上海科技馆做讲座,这个小女孩儿来了,问了我一个问题,使我很震惊。当时《我不是药神》刚上映,她问:‘电影里面慢粒白血病的致病原因是基因融合,请问这个BCR-ABL融合基因是怎么产生的?’这是一个非常难的、专业性的问题,说明她真的有在思考。那会儿我突然意识到,科普不只是辟谣,它还是一种教育,让更多年轻人对于生物学,对于我们的身体,对于疾病有兴趣,这非常重要。”
2021年,李治中还收到“脱口秀大会”的邀约,在第4季节目中讲了两场以健康科普为主题的脱口秀。无论是哪个平台,对于李治中(菠萝)来说,都是帮助他走近更多人,让大家有更多接触癌症科普的机会。
另一种形式“回”清华
“遵从自己的内心,不要活在别人的希望里。作为清华的毕业生,你身边可能会有很多人告诉你应该做什么——赚很多钱、成为科学家、有高收入和地位等等。我觉得没有什么职业是清华毕业生必须做或者不做的。如果真有必须做的,那就是去实践我们的校训、校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行胜于言。无论做哪一行,只要按清华的精神坚持去做,一定会做得非常好。”李治中在“一席”所做的演讲,达到了一亿的点击量。这还是在完全没有营销的情况下做到的。“其实我在‘一席’上讲的东西,多数在过去的若干年中讲过很多遍,却是在某一天突然爆发,受到关注,所以有些事你可能做得很好,但是这个领域某时可能还没有那样热门,或者大家暂时不关注这件事情,所以看起来不温不火。如果你觉得那是对的,一定要坚持做。很多东西都是坚持了,才最终做到的。”
“要做到行业的顶尖,我认为至少需要3点:一,你非常喜欢;二,你非常擅长;三,你有持续的内在驱动力。对于自己内心的声音,保持诚实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能找到这样一个方向,请一定尽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我相信你坚持到最后你一定会成功,也一定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李治中目前在清华大学教授《癌症与社会》这门课,课程很受学生欢迎。在这门课上,他既向同学介绍医学方面,尤其是关于癌症的研究进展,也启发同学思考医学亦或癌症背后的社会意义。同时,他也时时提醒自己和大家,要以科学思维和理性认知去思考和讨论问题。
李治中在清华大学教授《癌症与社会》课程
“清华的学生特别聪明。我们容易掉入一个陷阱,以为自己在所有事上都是对的,而别人是错的。我们认为自己掌握的是真理,这是危险的。随着智能推送的兴起,我们包括社会上的大众都变得越来越狭隘,为什么?因为历史上第一次,我们可以每天只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你现在手机上看到的每一条信息、每一条视频,都是为着你的爱好而精心挑选的。所以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世界的多数,认为自己是最理性的。即使你只是群体中的百分之一,但是智能选择已经为你屏蔽掉了那99%,你就觉得自己是绝对正确的。所以我特别想提醒的恰恰是,大家需要首先认识到:我有可能是错的……”
“现在饭桌上或者网络上让人争论的话题越来越多。不论你是多数还是少数,请尊重那些和你意见不一样的人,遇到这样的人,你可以不理他,但不要嘲讽和人身攻击。在争议中学会共存,是最佳的状态和选择。”
即便付出百分之一百二十的努力,还是不可能满足所有需求。面对偌大的世界,人是有限而非万能的,但这不妨碍李治中做一个乐观主义者,用他自己的话作总结:“社会永远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清华说行胜于言,我希望做一个乐观的行动派。把别人吐槽的时间用来多读书,把别人攻击你的时间用来多做事。找到自己的热情,包容他人的观点,走进别人的世界。我相信,大家一起坚持,你一定能收获更好的自己;大家都坚持,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个更好的世界!”
人物简介
推荐阅读
欢迎订阅
《水木清华》订阅办法
【订阅价格】中国:内地100元/年、260元/3年,港澳台200港币/年,500港币/3年;国外:100美元/年,260美元/3年
“清华人”小程序认证校友可通过【校友服务—期刊订阅】线上订阅(特别推荐);您也可以登陆清华校友网(www.tsinghua.org.cn)→媒体平台→我要订阅,查看更多线下订阅方式详情。
【邮局汇款】收款人:清华校友总会,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100084)
【现场捐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街道中关村东路1号院紫清大厦6层
【发行电话】010-62797884
2022年第186期来源 | 《水木清华》2022年第5期